餐飲業受沖擊 上海餐飲公司如何提高抗風險“免疫力”
發布時間:2020-08-31 09:08:54
近期,國內確診病例偶發。然而,餐飲業依然受到了沖擊,不少市民表示:“盡量不出門吃飯。”在這種情況下,上海餐飲公司如何提高抗風險“免疫力”?有業內人士提出了“對進貨追根溯源”的建議。
此前,北京疫情的重要線索之一為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對此,專家認為,三文魚并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有可能是運輸或加工時沾染病毒。
運輸涉及車輛物流,加工又涉及食材配送,極其考驗餐飲公司的管理水平,也是餐飲公司的實力體現。
一般而言,正規餐飲公司都是從正規渠道進貨,可以對食材進行追根溯源,管理比較到位。一旦出現問題,也能很快查漏補缺,避免更大的損失。相反,小公司進貨渠道比較雜亂,食材難以追根溯源,出了問題也很難補救,最后只得停業整頓。
由此可見,為了提高抗風險“免疫力”,餐飲公司首要做的就是擁有正規合法的供貨渠道,比如與合法的食材供應商、食材供應基地以及物流公司合作,然后組建專業的食材配送團隊對食材進行集貨、分揀、加工等操作,最后運輸至食堂,也要嚴格操作與烹飪。像源甲餐飲這樣的上海餐飲公司,由于與眾多企事業單位、學校、工廠合作,食材需求量極大,因此會選擇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包括直接與食材供應基地合作、建設先進的配送中心、加強食品衛生速測以及強化對運輸車輛的清潔消殺等,
通過這些舉措,餐飲管理公司運作會更加高效,也能較好地保障食品衛生,即使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受到的影響也會在可控制范圍之內。